欢迎使用新媒体产品


这里是新都 微信公众号

“香见”APP客户端


以粮为纲 新都农村“丰粮记”

作者:赖涛 | 来源:新都广播电视台 | 编辑时间:2019-07-26 10:07:11

新中国成立之初,农业生产水平极为落后,农民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但辛苦的耕耘却换不来很好的收成。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,勤劳的劳动人民利用现有条件,不断推动粮食技术的突破,粮食产量也逐年提升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,让以粮为纲的劳动人民对于粮食产业需求早已从“吃得饱”变为“吃得好”,更加追求“吃得安全”和“吃出健康”。
●践行者·那村
丰收村里话丰收
1960年的夏天,天空一片青灰色,暴烈的太阳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。蝉在树上“知——了”“知——了”地叫着,声音低沉而缓慢。天气闷得像一个不透风的罐子,让人喘不过气来。
同天气一样烦闷的,还有时任清流乡丰收村(现翠云村)村支书的赵元松。由于规划需要,1960年建设的宝成铁路支线——成汶铁路,穿村而过,正好截断了村里的主要灌溉渠,这让本就缺水的丰收村愈发艰难。没有水,就意味着粮食减产,甚至欠收。在那个以吃饭为首要问题的年代,缺水是一件天大的事。
为了解决吃饱饭的问题,赵元松一边向乡里打报告,一边组织村里的劳动力修毛渠自救。由于缺少水利方面的知识,丰收村的修渠灌田,从灌溉田往水源处挖,渠是修好了,但田高渠低,灌不进水。修渠失败,稻田灌溉只能依靠古老的引水灌溉农具——水车,但低工作效率的水车无法满足全村1500余亩稻田的灌溉。
勤劳的村民想出了一套特别的解决办法——“栽季秧”。“先将水稻全部种植到有水的稻田里,水稻间距由8寸见方缩小到3寸见方,等旱田有水后,再将水稻移栽过去。”赵元松说,过小的水稻间距不利于水稻生长,季秧这种特殊的栽种方式也带来产量的降低,每亩产量只有正常栽种的60%,一般水稻种植到5月底就基本完成,丰收村的水稻一直要种植到6月底。过晚的种植时间,不仅让产量降低,收获时间的延后,造成土地熟化时间减少,也不利于小春种植。
在暂时无法彻底解决灌溉用水的情况下,赵元松想到了解决水稻的品种问题。“桂朝13号”、“珍珠矮”,是丰收村种植的水稻品种,亩产大多在500斤左右。之后村里引进过“内中152”、“泸城1号”等亩产可达700斤的高产水稻品种,由于被迫“栽季秧”,亩产减少,量也没能提上去多少。
丰收村人口多,耕地面积少,粮食减产就意味着生活艰难。紧巴巴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71年。那一年由县上牵头建设的七支渠动工。七支渠穿村而过,连接人民渠,直接引都江堰水系灌溉。丰收村出动200余名劳动力,肩挑背扛,深掏深挖,用鹅卵石加固河岸,一举解决了灌溉用水的难题。
到了枯水期,河底的淤泥由于肥沃且蓬松,是上好的肥料,村民们便用来进行土壤改造,每月翻田一次,4个月的改造周期,可使水稻亩产提高50斤左右。
次年,村里成立了农科队,建起了简易大棚,组织村民育苗制种。“火塘秧”是丰收村制种的成果。这种秧苗,成熟周期短,较之常规品种成熟时间足足提前一个月,亩产更可达到800余斤。别小看这一个月,水稻的提前成熟收割,能让土地熟化时间增加,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,对下半年小春种植有莫大好处。
通过修渠、改田、制种“三台大戏”轮番上演,在周围的村庄还在为吃饱而犯愁的时候,丰收村已是谷满仓、粮满房。“火塘秧”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附近的村庄,邻村甚至邻县的也慕名前来交换种子。偏居一隅的丰收村至此开始,从风调雨顺时的“小丰收”,走向长长久久的“大丰收”。
●践行者·那人
为群众谋稻粮
“要吃粮,找老刘。”在县老一辈农民当中,几乎无人不知这位实干肯钻的“老农人”。
老刘是谁?老刘名叫刘耀钧,原新都县高级农艺师,一位把一生都奉献在育种事业的追梦人。
老刘与育种的缘分要从1954年说起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油菜作为最主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,群众种植热情很高。50年代中期以后,为了增产,我国开始推广从国外引进的甘蓝型油菜——胜利油菜。
那时新都县是全国著名的油菜产区,全县耕地41万亩,油菜面积就达到17万亩。面积虽然大,但缺乏高产品种,50年代初油菜平均亩产不到100斤,远远低于全国水平,群众颇有意见。
1954年秋,作为新都县第一国营农场技术员的刘耀钧,参与了甘蓝型胜利油菜的试种工作,胜利油菜高产、抗病、迟熟,亩产提高上百斤,经过两年推广,到1958年已成为新都油菜当家品种。
原有的矛盾解决了,新的矛盾又显现出来。胜利油菜推广以后,群众普遍反映成熟期较晚,影响了水稻的及时插秧,生产上急需一个即高产又早熟的品种。同时上级政府要求,提高复种指数,改一年两熟制为三熟制,推广油菜——早稻——晚稻组合。
油菜是天然异花授粉,变异性极大,在一块田里就存在许多不同的变异株,育种难度大。胜利油菜由于是新引进品种,改良工作还是空白,没有现存的样本,没有现存的经验,只好边干边摸索。为解决油菜迟熟的问题,刘耀钧一件白衬衣、一顶草帽,下田做起试验起早贪黑,不喊累、不叫饿。
育种是一件及其枯燥的事情,产量、品质、高矮、抗性……一季几十亩试验地,成千上万份材料,几十万株苗,一个个去看,一个个去摸,一颗颗去选。在油菜苗期、抽苔期、初花期、末花期、成熟期刘耀钧都进行细致标记,特别看重早熟、荚多粒多、植株矮等主要指标。从1958年起,经过连年单株选择,终于在1961年发现了一特早熟油菜,分枝矮而多,成熟早且产量高,最高亩产达到503斤,比之胜利油菜亩产提高15%以上。因成熟早、苗架矮,故命名“矮架早”。
为了保持“矮架早”的优点,从1962年以来,刘耀钧每年都要在育苗地内进行选择,把那些叶色淡的天然杂交株和弱小株去掉。在初花期选那些开花早,分枝矮而多的植株,进行单独收获留种。就这样年年不断选优,加上套袋保纯等技术,使“矮架早”油菜保持了优良种性。
5年的育种,终于引来收获。1695年,“矮架早”在全县推广使用,全县平均每亩油菜增长103斤,涌现出了一批亩产600斤以上的高产生产队典型。1978年,四川省科学大会上,“矮架早”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。
“矮架早”从1965年到1979年在新都县当家的15年间,累计种植面积147万亩,增产效益超一千万元。同时推广到湖南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上海、江西等地。
育种虽然漫长,但厚积必然薄发,刘耀钧的育种事业已经到了丰产期。此后,刘耀钧先后培育出油菜“新都大粒”、“新育18”、“早熟821”等;小麦培育出“早阿波”、“新麦一号”、“长芒矮”等;水稻培育出7134、8101等10多个品种。先后在国家级、省市级杂志发表农业科技论文30余篇,油菜矮化育种的实践收入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,获全国肯定。至此,新都数十万农民的“粮袋子”终于鼓起来了。
一个好品种的选育,需要在万千样本中选其精华,搞育种就是一个不断失败的过程,很多育种人一生奉献,一辈子的汗水和精力,都抛洒在田间地头,黄灯孤案,却未能有所成就。一个成功的育种人是因为他坚持下来了。
因在育种事业中的卓越贡献,1992年,刘耀钧获得全国突出贡献奖,享受国家特殊津贴。“看到自己选育的种子,挺拔地长在农民的田间地头,那份快乐,无可言喻!”刘耀钧感叹道,这就是育种工作的魅力。
●践行者·那模式
绿色循环保舌尖安全
进入千禧年,传统农业从粗放式耕作向精细化生产迈进,从最初亩产不到四五百斤,到如今动辄一千多斤,农业生产水平的改善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。从吃得饱到吃得好,新都的绿色循环农业也正是从此时起步。
位于石板滩镇优胜村的优胜养猪场不但猪养得好,菜也种得好。早些年,猪场建起了沼气处理池,粪污生产沼气,用沼气发电供应养殖场,沼渣、沼液通过地下管道,供应周边菜农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。
优胜养猪场负责人XXX之所以那么热心地做废污处理,还有他自身发展的“小算盘”。“猪市不稳定,把资金都投到养猪上,遇到低谷期资金链面临很大考验,‘鸡蛋不能总放在一个篮子里’。”XXX说养猪有风险,他就用沼液做肥料搞种植来分担风险。
沼液、沼渣作为养殖场周边1000亩蔬菜、2000亩粮食作物有机肥全部还田利用,不光解决了污染问题,还减少了成本增加了收入,“每亩光肥料钱就省了600多元,一亩地一年能收入一两万元。”XXX说,沼气发电,更是解决了养殖场的用电问题,年节省电费支出28万元。这种农业循环模式,有效地解决养殖场的污染,为群众提供了有机、绿色、无污染的果蔬,大幅度地提高了合作社流转土地的经济效益。
养殖粪便加工成有机肥、养殖场污水沼气池处理后还田……为避免污染农田,从2012年开始,新都全面启动养殖污染治理,对养殖场极为“苛刻”——但凡不运用循环农业生产技术的,全被关闭。当年就关掉658家。
以绿色循环农业技术为支撑,将质量安全防火墙筑在田间最前沿。每年四月,蚊虫开始渐渐变多。斑竹园镇檀木村的芹菜地里,却看不到打药的农民。有的只是一块块诱捕害虫的“黄板板”。“基本不用化学杀虫剂,都靠绿色生态办法!”村民胡本均说,这是村里蔬菜畅销的秘诀。
从田间作物变为农产品,并不意味着监管结束。“不是啥子蔬菜都能在这卖喔!”新繁镇的陈道州拉一车蔬菜进农贸市场,口气中充满骄傲——只有像他车厢里的那样,是认证有效期内的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,或出具检疫证书、质检报告、准出证明等材料的农产品、畜产品,才能进场销售。
目前,我区已实行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,农产品凭准出证明、畜产品凭检疫合格证明入市销售,确保了市场环节的安全。
为实现农产品可持续跟踪监管,该区还积极建立农产品和畜产品两个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。2009年起,在生猪定点屠宰厂实行猪肉芯片绑定。同时从制度入手,制定“农产品质量安全定期通报制度”、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打联动实施办法”等7种管理制度和办法,指导和规范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;还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快速反应机制。
规范化、制度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,实现了监管不留一点“死角”。近年来,新都交出未发生一例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精彩答卷。


黄杨敏

标签:壮丽70年,新都农村




扫描二维码 分享朋友圈

新都视界网 联系电话:028-83977026 / 传真:028-83977866
新都电视台 新闻热线:028-83974440 新都资讯 新闻热线:028-83977866
主办 成都市新都区广播电视台 / 监制 成都市新都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
网站地图时政 /经济 /民生 /图库 /社会 /生活 /视界 /文化 /教育 /视听 /历史 /区域 /交通 /
Copyright©2016 新都视界网 viewxd.cn 版权所有 / 蜀ICP备14000916号-1
  • 这里是新都 微信公众号
  • “香见”APP客户端